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川流既逝安可回,骏骨虽买何由骋。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10)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叹逝赋

川流既逝安可回,骏骨虽买何由骋。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魏晋

作者:陆机

川流既逝安可回,骏骨虽买何由骋。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辍棹桑榆,停舳彭蠡。

吊往者之不反,伤来者之莫逮。

(注:此诗为节选,完整原文较长,此处仅展示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

作者简介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东吴世家大族,祖父陆逊为丞相,父亲陆抗为大司马,年少时即有才名,文章冠世,与弟陆云并称“二陆”,是“太康诗风”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后因卷入“八王之乱”而被杀,年仅四十二岁,其诗文赋皆有名,尤善骈文,被誉为“太康之英”。

译文

河水已经流去,怎能再流回来?即使买来了千里马的骨头,又怎能让它奔跑呢?就像那浮在天边的深渊之水静静地流淌,又像那洗涤下泉之水深深地潜藏浸润,在日落时分停下船桨,在彭蠡湖畔停泊船只,哀叹过去的人无法再回来,悲伤未来的人无法追及。

释义

“川流既逝安可回”表达了时间流逝、无法挽回的感慨;“骏骨虽买何由骋”则比喻即使有了珍贵的资源或机会(如千里马的骨头),但由于时机已过或条件不再,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整句诗反映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叹逝”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通过“川流既逝”和“骏骨虽买”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诗中的“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等句,又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机生活在魏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代,他出身名门望族,但家族在东吴灭亡后逐渐衰落,他本人才华横溢,却屡遭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叹逝赋》,以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川流既逝安可回,骏骨虽买何由骋。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