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荆扉茅屋水平流,竹簟棋盘局未收。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10)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山居夏日

荆扉茅屋水平流,竹簟棋盘局未收。上一句是什么?

唐·皎然

樵人归尽欲黄昏,松影萧萧满径门。

荆扉茅屋水平流,竹簟棋盘局未收。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早年出入儒、墨、道三家,安史之乱后皈依佛门,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人交往密切,诗名颇盛,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及大量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地位,他的诗作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

译文

樵夫们都已经归家,黄昏即将来临,松树的影子在小径和门扉上摇曳,用荆条编成的柴门旁,简陋的茅屋前,溪水静静地流淌,竹席上摆放着棋盘,一局棋还未结束,荷花的香气随风飘散,竹叶上的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想要取出鸣琴弹奏一曲,却遗憾没有知音来欣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夏日傍晚的宁静生活场景,通过荆扉茅屋、水平流、竹簟棋盘等意象,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诗人也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淡淡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夏日图景,前两句“樵人归尽欲黄昏,松影萧萧满径门”通过樵夫归家、黄昏降临、松影摇曳等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下来两句“荆扉茅屋水平流,竹簟棋盘局未收”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简陋而清幽的居住环境,以及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后两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则通过荷花的香气、竹叶的露水声以及诗人想要弹琴却无人欣赏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皎然在山居夏日时所作,当时,诗人已经皈依佛门,过着隐居生活,他热爱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山居夏日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诗人也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淡淡哀愁,这可能与他作为诗僧的身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在唐代,虽然诗歌繁荣,但诗人之间的交流和知音的寻觅仍然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荆扉茅屋水平流,竹簟棋盘局未收。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