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峡底奔雷江乱涌,岭头如雨石交飞。的解释

5个月前 (04-10)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峡口飞泉

峡底奔雷江乱涌,岭头如雨石交飞。的解释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峡底奔雷江乱涌,岭头如雨石交飞。

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次年“勤王”至临安,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十二月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崖山破后,忽必烈召见,他宁死不屈,遂于大都(今北京)柴市口慷慨就义,终年四十七岁,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译文

峡谷底部江水如雷鸣般奔涌,山岭之上石头如同大雨般纷飞交击,碧绿的江水环绕流过,行人仿佛行走在苍龙的脊背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峡口飞泉的壮观景象,首句“峡底奔雷江乱涌”形象地描绘了江水在峡谷底部奔腾如雷鸣般的壮观场景;次句“岭头如雨石交飞”则描绘了山岭之上石头被水流冲刷得如同大雨般纷飞交击的景象,后两句则进一步以“碧玉环”和“苍龙背”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碧绿和山岭的险峻,以及行人行走其上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峡口飞泉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首句“峡底奔雷江乱涌”以雷鸣般的江水声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中;次句“岭头如雨石交飞”则以如雨般纷飞的石头为点缀,进一步增强了场景的壮观感,后两句则以比喻的手法,将碧绿的江水和险峻的山岭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游历山水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峡口飞泉的壮丽景色之中,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作为一位抗元名臣和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这首诗也不例外,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峡底奔雷江乱涌,岭头如雨石交飞。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