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千里雄风随坐啸,百城膏雨待行春。的释义

5个月前 (04-10)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送赵都护赴安西

千里雄风随坐啸,百城膏雨待行春。的释义

唐·岑参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骝。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功成画麟阁,独有去时衣。

刁斗催凄急,蛮歌绕苦辛。

长风吹白草,野火烧枯薪。

起舞闻鸡酒未醒,

千里雄风随坐啸,百城膏雨待行春

将军纵博场场胜,

赌得单于貂鼠袍。

作者及朝代

作者:岑参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他出生于官僚家庭,早年曾随兄至京师,遍览群书,天宝三载(744年),中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又赴北庭都护府,为封常清幕府判官,他的边塞诗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语言变化自如,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此句单独译文)

千里之外的雄风伴随着你坐啸之声,众多城池正等待着你的到来带来春雨般的恩泽。

释义

“千里雄风随坐啸”:形容将军的威猛与豪迈,即使坐在那里长啸,也能吹动千里之外的雄风。

“百城膏雨待行春”:比喻将军的到来如同春雨般滋润,众多城池都在期盼着他的治理与恩泽。

赏析

这两句诗是岑参送别赵都护赴安西时的赠言,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期待,前句以“千里雄风”形容将军的威猛,后句则以“百城膏雨”比喻将军的治理将如春雨般滋润百姓,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智慧,也表达了对将军未来功业的期许与祝愿,这两句诗也体现了岑参边塞诗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雄浑,意境开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岑参在天宝年间,送别友人赵都护赴安西都护府任职时所作,当时,唐朝与吐蕃等边疆民族的冲突频繁,边疆局势动荡不安,赵都护作为朝廷的使者,肩负着维护边疆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的重任,岑参在送别之际,以诗相赠,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这两句诗也反映了岑参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与赞美,以及对边疆安宁的渴望与期盼。

“千里雄风随坐啸,百城膏雨待行春。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