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千里提封盛府开,照淮红旆晚徘徊。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4-10)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濠州七绝·彭祖庙

千里提封盛府开,照淮红旆晚徘徊。出自哪首诗?

宋·苏轼

千里提封盛府开,照淮红旆晚徘徊。

庙前古桧寒如柏,陌上春桑绿似苔。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译文

千里疆土上的大府已经开启,傍晚时分,红色的旗帜在淮河之畔映照,我(诗人)在此徘徊,彭祖庙前的古桧树(一种常绿乔木)如同寒柏一般挺立,田野间春天的桑树绿得像青苔一样茂盛。

释义

千里提封盛府开:形容濠州(今安徽凤阳)地域广阔,府邸繁华。

照淮红旆晚徘徊:红旆(旗帜)映照淮河,诗人傍晚时分在此地徘徊,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庙前古桧寒如柏:彭祖庙前的古桧树,其形态与寒柏相似,象征着古老与坚韧。

陌上春桑绿似苔:田野间的春桑,绿意盎然,如同青苔一般覆盖,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濠州任职期间所作,通过对彭祖庙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诗中“千里提封盛府开”一句,气势磅礴,展现了濠州的繁华与广阔;“照淮红旆晚徘徊”则通过傍晚时分红旗映照淮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与不舍,后两句通过对古桧与春桑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彭祖庙及其周边环境的古朴与生机,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历史与文化气息。

创作背景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年间,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后虽得赦免,但仕途仍多波折,在濠州任职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同时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彭祖庙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

“千里提封盛府开,照淮红旆晚徘徊。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