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军中成败如翻水,空使明堂旰食忧。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4-09)诗词赏析7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刘沧的《经炀帝行宫》,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军中成败如翻水,空使明堂旰食忧。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经炀帝行宫

唐 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映月,鸣蛙池畔欲生波。

军中成败如翻水,空使明堂旰食忧。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境内),大中八年(公元854年)进士,官华原尉,迁龙门令,诗风与贾岛相近,工于炼字,喜写荒凉、萧瑟之景,多抒发悲慨之情。

译文

这里曾经是皇帝车驾经过的地方,但如今浮云流水都已改变,不知变成了怎样,南国的美人已经香消玉殒,她们的怨恨随着东风融入了繁茂的芳草之中,残破的柳树在宫殿前孤独地映照着月光,池塘边的青蛙鸣叫,仿佛要掀起新的波澜,军中的胜负如同翻水一般无常,只留下明堂(指朝廷)中的皇帝为这些变故而忧虑,直到很晚才进食。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炀帝行宫的荒凉景象,反映了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赏析

1、对比手法:诗中通过“此地曾经翠辇过”与“浮云流水竟如何”的对比,突出了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

2、象征手法:“香销南国美人尽”象征着隋朝繁华的消逝,“怨入东风芳草多”则表达了人们对隋朝灭亡的哀怨和惋惜。

3、意境深远:诗中“残柳宫前空映月,鸣蛙池畔欲生波”两句,通过残柳、鸣蛙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无情。

4、寓意深刻:“军中成败如翻水”一句,以翻水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军事斗争的瞬息万变和难以预料,同时也暗示了隋朝灭亡的根源在于军事上的失败。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朝中后期,此时唐朝已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多次动荡,国力逐渐衰弱,诗人刘沧通过描绘隋朝炀帝行宫的荒凉景象,不仅表达了对隋朝灭亡的哀悼和反思,也寄托了对唐朝命运的忧虑和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他希望通过这首诗,能够引起朝廷对军事、政治等方面的重视,避免重蹈隋朝的覆辙。

“军中成败如翻水,空使明堂旰食忧。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