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逌然谁识坐忘心,拥褐无言闭息深。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4-07)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坐忘

逌然谁识坐忘心,拥褐无言闭息深。上一句是什么?

唐·白居易

逌然谁识坐忘心,拥褐无言闭息深。

林鸟下飞冲晓雾,溪花含露泣春霖。

闲居日久尘心尽,老病身来酒兴吟。

更觉前贤畏后生,一诗聊以报幽襟。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也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贡献。

译文

悠然间谁能理解我静坐忘我的心境,身披粗布衣裳默默无语,呼吸深沉,林中的鸟儿向下飞翔,冲破清晨的薄雾,溪边的花朵含着露珠,仿佛在哭泣春天的细雨,闲居的日子久了,尘世的杂念都已消失,年老多病的我,只有借酒兴来吟诗,更觉得前代的贤人害怕被后生超越,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聊以抒发内心的幽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静坐忘我、心境宁静的状态,以及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感悟,通过林鸟、溪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年老多病的无奈,以及对前贤的敬仰和对后生的谦逊。

赏析

这首诗以“坐忘”为题,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心境,首句“逌然谁识坐忘心”直接点题,引出诗人静坐忘我的主题,接下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生活状态,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语言平易通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内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因年老多病而闲居在家,在闲居的日子里,诗人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对自然也有了更细腻的观察和感悟,这首诗正是诗人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表达了他对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对年老多病的无奈和对前贤的敬仰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晚年时期的心境和创作风格的变化。

“逌然谁识坐忘心,拥褐无言闭息深。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