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逍遥各自从鹏鷃,断续宁须较鹤凫。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4-06)诗词赏析7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寓兴二绝》,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逍遥各自从鹏鷃,断续宁须较鹤凫。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池上寓兴二绝

其一

濠梁鱼可化,鹤氅客宜闲。

逍遥各自从鹏鷃,断续宁须较鹤凫。

其二

(此句为第二首内容,与本题无关,故略去)

作者及朝代

白居易,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在濠梁之上,鱼儿可以自由地变化(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典故,寓意自由无拘);穿着鹤氅的隐士应当过着闲适的生活,无论是像大鹏那样高飞,还是像鷃雀那样低飞,都各自逍遥自在;无论是鹤的长鸣,还是凫的短叫,都不必去计较谁优谁劣。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间万物各得其所、不必强求一致的豁达态度,通过引用庄子的典故和自然界的生物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濠梁鱼可化”引用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典故,寓意着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象征着人生的自由与无拘无束,次句“鹤氅客宜闲”则通过穿着鹤氅的隐士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逍遥各自从鹏鷃,断续宁须较鹤凫”则进一步强调了万物各得其所、不必强求一致的豁达态度,诗人通过对比大鹏与鷃雀、鹤与凫的不同,表达了对于不同人生选择和人生境界的尊重与包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于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池边寓居的日子里,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思考人生,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间万物各得其所、不必强求一致的豁达态度,这也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时期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于人生境界的升华。

“逍遥各自从鹏鷃,断续宁须较鹤凫。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