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出门矫首望四郊,满目都无故园树。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4-06)诗词赏析7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秦妇吟》,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出门矫首望四郊,满目都无故园树。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秦妇吟

唐·韦庄

出门矫首望四郊,满目都无故园树。

高楼翠袖凭栏颦,东风泪眼花如絮。

横塘双桨去迢迢,烟水无涯天有暮。

秦云杳杳楚天长,身在江南心在乡。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走出家门抬头远望四郊,满眼望去都没有故园的树木,高楼之上翠袖佳人凭栏皱眉,东风吹拂下泪眼朦胧,花如飞絮般飘落,横塘那边双桨划去已远在天边,烟水茫茫无边无际,天色也已渐晚,秦地的云彩杳杳茫茫,楚地的天空辽阔无边,我身在江南却心系故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秦地妇女的视角,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出门矫首望四郊,满目都无故园树”直接点出了主题,即远离故乡的愁绪,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描绘高楼上的佳人、横塘的双桨、烟水无涯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思乡之情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诗人通过“矫首望四郊”、“泪眼花如絮”等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秦妇的思乡之切,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身在江南心在乡”,突出了秦妇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诗中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秦妇吟》是韦庄在黄巢之乱后所作,黄巢之乱是唐末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韦庄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乱,对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一个秦地妇女的视角,表达了对战乱中人民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秦妇吟》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古诗作品,它通过描绘一个秦地妇女的视角和经历,表达了对战乱中人民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也展现了韦庄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才华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出门矫首望四郊,满目都无故园树。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