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对河却见桐阴合,隔壁应闻芸叶香。的释义

6个月前 (04-06)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邻舍

对河却见桐阴合,隔壁应闻芸叶香。的释义

唐·陆龟蒙

对河却见桐阴合,隔壁应闻芸叶香。

病里有人慵扫径,雨余无客到衡门。

林深日永鸟声远,池静风微花影重。

欲问邻家好风景,墙头呼酒共开樽。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龟蒙,晚唐文学家、诗人、农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陆龟蒙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其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孕大含深,简炼有力,对后世小品文影响甚巨。

译文

面对河流却只见桐树树荫交合,隔着墙壁似乎能闻到芸香草(一种香草,古人用以藏书驱虫)的香气,病中有人懒得打扫门前的小路,雨后没有客人来到简陋的门前,树林深处日光悠长,鸟鸣声显得遥远,池塘平静微风轻拂,花影层层叠叠,想要询问邻居家的美好风景,便在墙头呼唤,一同开坛饮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闲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好和邻里之间的和谐,首联“对河却见桐阴合,隔壁应闻芸叶香”以桐树成荫、芸叶飘香,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环境氛围,颔联“病里有人慵扫径,雨余无客到衡门”则透露出诗人因病而懒于打理门前小路的闲适生活,以及雨后无人来访的宁静,颈联进一步描绘自然景色,林深日长、鸟声远扬,池静风微、花影重重,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与邻居之间的友好关系,想要一同欣赏美景、共饮美酒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淡泊,诗人也通过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表达了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龟蒙隐居期间,陆龟蒙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晚年隐居松江甫里,过着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人也通过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寄托了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对河却见桐阴合,隔壁应闻芸叶香。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