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方拥青编临绮席,遥看朱绂拜丹墀。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4-04)诗词赏析7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方拥青编临绮席,遥看朱绂拜丹墀”,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之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方拥青编临绮席,遥看朱绂拜丹墀。下一句是什么?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其一

唐·韦庄

方拥青编临绮席,遥看朱绂拜丹墀。

夜来诗酒兴何深,水月松风俱有韵。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手捧着青色的书卷坐在华丽的宴席旁,远远地看着穿着红色官服的人们在宫殿前的红色台阶上跪拜,夜晚来临,诗与酒的兴致是多么深沉,水月、松风都仿佛有了韵律。

释义

“方拥青编临绮席”描述了诗人手捧书卷,坐在装饰华丽的宴席旁的场景,表现出一种高雅的文化氛围。“遥看朱绂拜丹墀”则通过远眺朝廷官员的拜谒,展现了官场的庄重与威严。“夜来诗酒兴何深”转入夜晚,诗人与友人诗酒相欢,兴致盎然。“水月松风俱有韵”则借自然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诗酒相欢的场景,以及远眺官场的景象,展现了诗人既向往高雅的文化生活,又关注社会现实的心态,诗中“青编”、“绮席”、“朱绂”、“丹墀”等词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体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锐捕捉。“水月松风俱有韵”一句,以自然之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庄与左司元郎中(具体姓名不详)唱和之作的一部分,在唐代,文人之间常有唱和之风,通过诗歌的相互酬答来增进友谊、交流思想,韦庄此诗可能是在某个中秋佳节,与友人相聚时所作,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喜悦,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韦庄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其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方拥青编临绮席,遥看朱绂拜丹墀。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