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溪冰山玉人无愧,百拜慈帏喜可知。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4-04)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慈亲寿

溪冰山玉人无愧,百拜慈帏喜可知。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

溪冰山玉人无愧,百拜慈帏喜可知。

彩袖殷勤捧瑶酒,斑衣摇曳舞仙姿。

长春花发三千岁,不老松龄亿万期。

愿得年年此佳节,承欢膝下乐无涯。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弘历,即清朝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他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强盛,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乾隆帝本人也颇具文学才华,常作诗题字,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

译文

溪水旁冰山上的玉人般纯洁无瑕,我无数次地向慈母的帷帐行礼,内心的喜悦她老人家自然知晓,我身着彩衣,恭敬地捧起美酒,身着斑斓衣裳,轻盈起舞,宛如仙子,愿长春花永远盛开,象征母亲三千年的长寿;愿不老松永远挺拔,象征母亲亿万年的青春,只愿每年的今日都能如此欢庆,让我能在母亲膝下尽享天伦之乐,无边无际。

释义

这首诗是乾隆帝为其母(或泛指慈母)祝寿所作,通过描绘一系列美好的意象,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敬爱与祝福,诗中“溪冰山玉人无愧”形容母亲的高洁无瑕,“百拜慈帏喜可知”则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喜悦之情,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彩袖捧酒、斑衣起舞、长春花开、不老松龄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祝寿的喜庆氛围,并寄托了对母亲长寿安康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乾隆帝作为一位文学才子的才华,诗中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巧妙结合,营造了一种温馨、祥和、喜庆的氛围,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与美好祝愿,诗中也体现了乾隆帝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如“彩袖”、“斑衣”、“长春花”、“不老松”等意象,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吉祥符号,寓意着长寿、安康、幸福等美好愿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乾隆帝为其母(或某位重要的慈母)庆祝寿辰有关,在古代中国,为长辈祝寿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通过举办寿宴、赠送寿礼、吟诗作对等方式,表达对长辈的尊敬与祝福,乾隆帝作为一位热爱文学与文化的皇帝,自然也会选择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与祝福,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不仅体现了乾隆帝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也展示了清朝皇室的文化底蕴与审美追求。

“溪冰山玉人无愧,百拜慈帏喜可知。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