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道德欲兴千里外,风尘不惮九夷行。的释义

6个月前 (04-03)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远行

道德欲兴千里外,风尘不惮九夷行。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道德欲兴千里外,风尘不惮九夷行。

海天凭尺难量水,风月寄琴谁赏音?

一别故园经十载,几回秋梦忆江亭。

今朝忽接南来雁,喜看家书泪满襟。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史学家和民族英雄,他一生亲历和目睹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是“诗界革命”的杰出代表之一,黄遵宪的诗作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人民心声,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道德的光辉想要照耀到千里之外,我不畏惧风尘仆仆地前往遥远的九夷之地,海天一色,仅凭尺子难以量尽深邃的水域;风月无边,寄情于琴却又有谁能欣赏这美妙的音律?离别故园已经十年之久,多少次在秋梦中回忆起家乡的江亭,今天忽然接到从南方飞来的大雁带来的家书,喜悦之余,泪水沾满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德的崇高追求和对远方使命的坚定信念,首联“道德欲兴千里外,风尘不惮九夷行”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颔联通过“海天凭尺难量水,风月寄琴谁赏音”的比喻,抒发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颈联回忆了诗人离别故园多年的孤独与思念;尾联则以收到家书的喜悦和泪水,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道德为追求,以风尘为磨砺,展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呼应等手法,使整首诗在结构上更加严谨,在情感上更加饱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黄遵宪出使海外期间,作为晚清著名的外交家,黄遵宪曾多次出使外国,亲身经历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和抗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以道德为武器,以风尘为征途,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坚定信念,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展现了其作为一位爱国者和诗人的双重身份和情感。

“道德欲兴千里外,风尘不惮九夷行。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