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语所犯百死在,要领可断族可夷。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4-02)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誓死行

一语所犯百死在,要领可断族可夷。出自哪首诗?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一语所犯百死在,要领可断族可夷。

舍身取义在今日,平生不负此心期。

忍将汗血污锋镝,直斩楼兰始得归。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谏意味,被劾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经押解北上途中逃归,次年五月,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年号景炎,任丞相,七月,移兵汀州(今福建长汀),进屯漳州,招募义军,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进兵梅州,四月,出江西,五月,与元军厓山激战,兵败被俘,坚贞不屈,遂被押解至大都(今北京),文天祥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译文

我的壮志是要填平大海,我的苦胆是为国家担忧而破裂。

一句话说错就可能面临百次死罪,头颅和身体都可以被斩断,家族也可能被灭绝。

今天我要舍身取义,平生绝不辜负这心中的期望。

怎能让我的热血被敌人的兵器玷污,只有斩尽楼兰敌人才能够回归。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坚定的抗元决心和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他誓言要为国家填海补天,不惜以身犯险,即使面临死亡和家族灭绝的威胁也在所不惜,他决心舍身取义,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让热血被敌人玷污,只有战胜敌人才是最终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的一首壮志豪言,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战斗意志,首联“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壮志凌云的豪情,颔联“一语所犯百死在,要领可断族可夷”则表现了诗人面对生死考验时的无畏和决绝,他深知自己的言行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颈联“舍身取义在今日,平生不负此心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信念,他决心在今日实现自己的誓言,不负平生的期望,尾联“忍将汗血污锋镝,直斩楼兰始得归”则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必胜的信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艰难时期,当时,南宋朝廷已经岌岌可危,文天祥作为抗元领袖之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他并没有退缩和屈服,而是坚定地站在了抗元斗争的最前线,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抗元斗争的坚定信念,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民族英雄的崇高精神和伟大情怀。

“一语所犯百死在,要领可断族可夷。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题溧阳金庭园》,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题溧阳金庭园》唐·李白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春风舞雩意,落日采薇居。作者及朝代: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