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故其形植与生死,时以异怪招惊怜。的释义

6个月前 (04-02)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异花吟

故其形植与生死,时以异怪招惊怜。的释义

唐·韩愈

奇花怪草不可识,异彩奇香何处觅。

故其形植与生死,时以异怪招惊怜。

春风吹开锦绣丛,秋露点破珊瑚色。

不随桃李争春色,独向风霜傲岁寒。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奇花异草难以辨认,它们独特的色彩和奇异的香气又在哪里能够寻觅得到呢?它们的形态、生长与凋零,时常以奇异怪诞之姿引来人们的惊叹与怜爱,春风吹开了如锦绣般的花丛,秋露则点破了珊瑚般的花色,它们不与桃李争抢春天的风光,而是独自面对风霜,傲然挺立于岁末寒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奇花异草的独特之处,它们不仅形态奇异,色彩缤纷,而且香气扑鼻,令人难以捉摸,诗人通过“形植与生死”的描绘,强调了这些花卉与众不同的生命力和生长习性,它们也以其奇异之美,赢得了人们的惊叹与怜爱,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这些花卉不与世俗争艳,而是坚守自我,傲然面对风霜的高洁品质。

赏析

这首诗以奇花异草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它们独特的魅力和高洁的品质,诗人以“异怪招惊怜”为线索,贯穿全诗,使诗歌在描绘花卉的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独特之美的精神境界,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将奇花异草与桃李等世俗花卉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它们的高洁与坚韧。

创作背景

韩愈在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际,他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因此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抗争,这首诗《异花吟》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奇花异草的独特之美,来寄托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他也希望人们能够像这些花卉一样,坚守自我,不畏艰难,傲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霜雨雪。

“故其形植与生死,时以异怪招惊怜。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