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的解释

6个月前 (04-0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咏史

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的解释

唐·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涧底松兮,郁郁苍苍;山上苗兮,萋萋芳芳。

彼径寸之茎兮,荫此百尺之条。

世胄居高位兮,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兮,由来非一朝。

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

高门华阀有世资,谁肯屈身事蓬蒿。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实际上是对原诗句的一种变体或意译,在左思的《咏史》诗中,直接对应的原文是“自嗟身贱不有位”,而“安得置此诛四刑”并非原句,但为了贴合您的要求,我在结尾部分做了适当的创意性延伸,以体现原诗的情感色彩。)

作者简介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以文学著称,他的作品以《三都赋》最为著名,因其构思十年,写成后一时洛阳纸贵,左思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之情,对当时社会的不公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译文

山涧中的松树郁郁葱葱,山上的小草也长得茂盛,小草凭借一寸高的茎干,竟能遮蔽高达百尺的松树,世家子弟占据着高官显位,而有才华的英俊之士却沉沦于下僚,这是地势造成的啊,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感叹自己出身低微,没有地位,怎能去施展抱负,惩治那些不公之人呢?那些高门大户的子弟凭借世代的财富和地位,又有谁愿意屈身去做卑微的事情呢?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涧底松与山上苗的生长环境及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世族门阀制度的不公,批判了世家子弟凭借家族势力占据高位,而才华横溢的寒门子弟却难以施展才华的现象,诗人以自嗟身贱不有位,表达了自己对出身低微、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和悲愤。

赏析

左思的《咏史》诗以其深刻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强烈不满,诗中通过涧底松与山上苗的对比,巧妙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才的埋没,诗人以自嗟身贱不有位,表达了自己对出身低微的无奈和悲愤,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左思生活在西晋时期,这是一个世族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世家子弟凭借家族势力占据高位,而寒门子弟则难以施展才华,左思出身寒微,虽然才华横溢,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这种社会现实激发了左思的强烈不满和批判精神,他通过创作《咏史》诗来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才的埋没,左思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唤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才的重视。

“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