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朅来随人事卑折,忽自顾影惭低摧。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31)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杂诗

朅来随人事卑折,忽自顾影惭低摧。下一句是什么?

唐·张九龄

孤桐亦胡为,百尺傍无枝。

疏叶犹能庇,孤根自不移。

霜摧未改节,风落不残枝。

朅来随人事卑折,忽自顾影惭低摧。

作者及朝代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臣,他为人耿直,敢言直谏,曾主张以“王道”替代“霸道”的治国理念,开元盛世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张九龄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对唐诗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作者简介

张九龄自幼聪颖好学,七岁能文,唐玄宗开元年间,张说执政,因其才学出众,被提拔为右拾遗,后历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成为朝廷重臣,他为人忠诚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曾多次上书批评朝政弊端,为唐玄宗所敬重,后因李林甫谗言而被贬为荆州长史,不久病逝于任上,他的诗作以五言古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感情真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这棵孤独的梧桐树为何如此呢?高达百尺却无旁枝可依,稀疏的叶子尚且能遮蔽风雨,孤独的树根却坚定不移,即使遭受霜冻摧残,它的气节依然不改;即使被狂风吹落枝叶,它的主干也未曾折断,当我来到这世间,随着人事的变迁而不得不卑躬屈膝,忽然之间,我顾影自怜,感到无比惭愧和沮丧。

释义

这首诗以孤桐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坚守与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社会中不得不妥协的无奈与惭愧,孤桐虽高而无旁枝,但叶子稀疏仍能遮风挡雨,树根孤独却坚定不移,象征着诗人虽处困境但仍保持高洁品质和不屈精神,面对现实社会的复杂与无奈,诗人也不得不随人事卑折,内心深感惭愧与沮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孤桐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坚守与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社会中不得不妥协的无奈与惭愧,诗人以孤桐自喻,既展现了其高洁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又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哀,诗中“霜摧未改节,风落不残枝”两句,更是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而“朅来随人事卑折,忽自顾影惭低摧”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不得不妥协的无奈与惭愧,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感慨与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之后,在朝廷中,张九龄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最终被贬至地方任职,面对仕途的挫折和现实的无奈,诗人深感自己虽坚守高洁品质和不屈精神,却也不得不随人事卑折,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促使他创作了这首诗,以孤桐自喻,表达了对自我坚守与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社会中不得不妥协的无奈与惭愧。

“朅来随人事卑折,忽自顾影惭低摧。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