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30)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江行杂诗

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

与吏人言如诏语,畏人知似畏天知。

官贫思与青衫别,地僻频惊白雁来。

独有江山供胜赏,夕阳多处倚危楼。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自幼聪颖好学,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授编修,后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查慎行学识渊博,诗才横溢,为清初“浙西六家”之一,与朱彝尊、厉鹗并称“浙西三大家”,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写景抒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我的行衙每到一处都像是寺庙一般清静,巡视部属终年不离船舟。

与官吏交谈如同传达皇帝的诏令,害怕别人知道就像害怕上天知道一样谨慎。

官职卑微让我产生了辞别青衫(官职)的念头,地处偏僻常常惊见白雁飞来。

只有这江山美景可供我尽情欣赏,在夕阳映照下多次倚靠在高楼之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作为官员在巡视过程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联“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写出了诗人巡视工作的艰辛与孤独;颔联“与吏人言如诏语,畏人知似畏天知”则体现了诗人对职责的敬畏与谨慎;颈联“官贫思与青衫别,地僻频惊白雁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尾联“独有江山供胜赏,夕阳多处倚危楼”则以美景作结,展现了诗人在艰难中寻得一丝慰藉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作为官员在巡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首联以“行衙如寺”和“经年不离舟”两个意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巡视工作的艰辛与孤独,颔联则通过“如诏语”和“畏天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职责的敬畏与谨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内心的压抑与无奈,颈联以“官贫”和“地僻”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沉,尾联则以“江山胜赏”和“夕阳危楼”为画面,将诗人的心境从压抑中解脱出来,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宁静,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查慎行巡视地方期间,作为一位勤勉尽责的官员,查慎行在巡视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辛与孤独,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因此在与官吏交谈时总是谨慎小心,生怕有所疏漏,长期的巡视工作也让他感到疲惫与厌倦,对仕途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与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查慎行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巡视工作的感受与心境,通过描绘巡视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官员们普遍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