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如何塞北无穷雪,却坐樊山竹万竿。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30)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冬日观景

如何塞北无穷雪,却坐樊山竹万竿。的意思及出处

唐·韦庄

如何塞北无穷雪,却坐樊山竹万竿。

寒日暮云平野阔,西风古寺暮钟喧。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其词作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致哀婉动人,尤善小令,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动荡时期,他的诗歌和词作都深受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他的诗作多描写战乱、离别、自然景色等,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作为花间派词人,他的词作更是以细腻的情感、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北方的边塞上大雪纷飞,无边无际,而我却坐在樊山之上,眼前是万竿翠竹,寒冷的太阳西下,暮云低垂,原野显得无比辽阔;西风吹拂着古老的寺庙,暮钟声声传来,显得格外凄凉。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冬日里坐在樊山之上所见的景象,首句“如何塞北无穷雪”以问句开头,突出了塞北雪大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感慨,次句“却坐樊山竹万竿”则转而描写诗人眼前的景象,万竿翠竹与塞北的雪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樊山的独特风光,后两句“寒日暮云平野阔,西风古寺暮钟喧”则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寒日、暮云、平野、西风、古寺、暮钟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凄凉的冬日图景。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通过描绘冬日里樊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首句以塞北的雪作为对比,突出了樊山的独特之处;次句则以万竿翠竹作为主体,展现了樊山的秀美风光,后两句则通过寒日、暮云、平野、西风、古寺、暮钟等元素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凄凉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庄的生平经历有关,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动荡时期,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樊山时所作,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来表达他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如何塞北无穷雪,却坐樊山竹万竿。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