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火炎曾是及池鱼,世变安能顾妻子。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30)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杂诗

火炎曾是及池鱼,世变安能顾妻子。出自哪首诗?

唐·杜甫

火炎曾是及池鱼,世变安能顾妻子。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思想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译文

烈火蔓延曾经烧到了池中的鱼,世道变迁又怎能顾及妻子儿女。

终年都为老百姓发愁,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像火烧一样焦急。

释义

首句“火炎曾是及池鱼”以火势蔓延比喻社会动荡对无辜者的波及,池鱼无辜受殃及,象征着普通百姓在乱世中的不幸遭遇,次句“世变安能顾妻子”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社会巨变面前,个人家庭的幸福已无暇顾及,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民众的深切同情。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集中体现,通过“火炎曾是及池鱼”的比喻,生动描绘了战乱给普通民众带来的灾难,而“世变安能顾妻子”则展现了诗人超越个人情感,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操,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刻反映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生活的中后期,当时唐朝已经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杜甫亲身经历了这些变故,对百姓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同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众的深切关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以及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火炎曾是及池鱼,世变安能顾妻子。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