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如将绿野还裴度,不见潜溪付李藩。的释义

6个月前 (03-30)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山居

如将绿野还裴度,不见潜溪付李藩。的释义

唐·刘禹锡

空山无鸟过,穷巷少人行。

如将绿野还裴度,不见潜溪付李藩。

风带秋声入竹冷,月移云影过庭寒。

唯应清夜梦,长与故人言。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善于从民歌中汲取养料,受到民歌的熏陶,常常以清新的笔触,抒写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感受,因而被白居易誉为“诗豪”,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空旷的山中没有鸟儿飞过,贫穷的巷子里行人稀少,如果将裴度享有的绿野堂归还给他(暗指裴度曾辞官归隐),却看不到将潜溪(地名或象征隐逸之地)交付给李藩(暗指李藩未能如愿归隐),秋风带着寒意穿过竹林,使竹子显得更加清冷,月光移动,云影也随之掠过庭院,带来一丝寒意,只有在清冷的夜晚梦中,才能与老朋友长谈。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寂静、冷清的山居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能如愿归隐的友人的怀念,首联和颔联通过对比裴度和李藩的不同命运,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颈联和尾联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清冷和孤寂,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将诗人的情感寓于景物之中,使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深意,首联和颔联的对比,不仅突出了裴度和李藩的不同命运,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颈联的景物描写,既表现了山居的清冷和孤寂,也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则以梦境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谪,对仕途心灰意冷,转而向往隐逸生活,裴度和李藩都是刘禹锡同时代的政治家,裴度曾辞官归隐,享受绿野堂的清幽生活;而李藩则未能如愿归隐,继续留在官场,诗人通过对比两人的命运,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刘禹锡晚年时期孤独、清冷的心境,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如将绿野还裴度,不见潜溪付李藩。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