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望岁人人忧旱魃,舞雩旦旦待商羊。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30)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祈雨

望岁人人忧旱魃,舞雩旦旦待商羊。的意思及出处

宋·刘克庄

望岁人人忧旱魃,舞雩旦旦待商羊。

云兴风起雨无多,三日炎蒸一洗空。

喜入农夫心眼里,看渠撩乱舞场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度入朝为官,也四度罢官闲居,他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被誉为“南宋最后一位大诗人”。

译文

百姓们都在期盼着丰收,却担忧着旱灾的威胁,每天在舞雩台上虔诚地祈雨,期待着商羊鸟的出现(传说中商羊鸟出现即预示大雨将至),虽然云起风动,但雨水并不多,然而这连续三天的炎热天气终于被一场大雨洗净,农夫们满心欢喜,看着他们在雨后的广场上欢快地舞蹈。

释义

“望岁人人忧旱魃”描绘了百姓对丰收的渴望和对旱灾的担忧;“舞雩旦旦待商羊”则通过祈雨的仪式,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迫切需求。“云兴风起雨无多”描述了天气变化,但雨水并不如预期般充沛;“三日炎蒸一洗空”则形容了这场大雨终于缓解了连日的炎热。“喜入农夫心眼里,看渠撩乱舞场中”展现了农夫们因雨而喜,在广场上欢歌舞蹈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以祈雨为主题,生动地描绘了宋代农民在干旱年份的期盼与喜悦,首联通过“忧旱魃”和“待商羊”两个细节,展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和对丰收的期盼,颔联通过“云兴风起”与“雨无多”的对比,突出了雨水的珍贵和难得,颈联则通过“三日炎蒸一洗空”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这场大雨带来的凉爽和舒适,尾联以农夫的舞蹈为结尾,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农民因雨而喜的欢乐场景,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生活困苦,刘克庄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和期盼,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农民祈雨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也通过这场大雨带来的喜悦,寄托了对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期望。

“望岁人人忧旱魃,舞雩旦旦待商羊。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