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剑阁云栈高嵯峨,嘉陵江水扬清波。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29)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蜀道难

剑阁云栈高嵯峨,嘉陵江水扬清波。出自哪首诗?

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剑阁云栈高嵯峨,嘉陵江水扬清波”为化用意境,原诗中未直接出现此句,但“剑阁峥嵘而崔嵬”与“嘉陵江水”的意象在诗中有所体现)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艺术成就极高,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啊!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凉的空山!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使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树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中的雷鸣一般,这地方如此危险,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来到这里?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逆的人遭致灭族惨祸,想到这里我极目远望蜀州岷山,心里有说不尽的忧愁和叹息,还是早日回家乡吧!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长叹!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蜀道的奇绝惊险,抒发了诗人对蜀中险峻山川的赞叹和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忧虑和不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蜀道的雄奇壮丽和艰难险阻。

赏析

《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其雄奇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诗中通过对蜀道艰难险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也借蜀道之难隐喻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象丰富生动,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蜀道难》的创作背景较为复杂,据史书记载,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初年曾入京供奉翰林,但不久便因权贵谗毁而被排挤出京,此后,李白游历四方,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在游历过程中,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对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也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创作了《蜀道难》这首诗,以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虽然诗中并未直接出现“剑阁云栈高嵯峨,嘉陵江水扬清波”的句子,但“剑阁峥嵘而崔嵬”等描写与这两句意境相近,共同构成了诗中蜀道的雄奇景象。

“剑阁云栈高嵯峨,嘉陵江水扬清波。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