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的解释

6个月前 (03-29)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的解释

元·阿鲁威

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

晓来庭下琼瑶坠,溅珠帘高卷莫轻遮。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往往相逢隔岁华,今宵此会最堪怜。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作者及朝代

作者:阿鲁威

朝代:元代

作者简介

阿鲁威,字叔重,号东泉,蒙古族,元武宗至大年间(1308-1311)任翰林侍读学士,后出任经筵官及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使,他善曲,有《东泉乐府》,今存小令十九首,套数三套,阿鲁威的散曲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夜晚风雨交加,猛烈异常,西园中的花朵被摧残得满地落香,清晨时分,庭院中如同美玉般的花瓣坠落,溅起的水珠让珠帘高高卷起,不要轻易遮挡这美景,微雨过后,小荷叶轻轻翻动,石榴花如火般绚烂绽放,佳人用纤纤玉手在清泉中嬉戏,水珠如同琼珠般破碎又重圆,我们常常相逢却隔着岁月的长河,今晚的相聚最为值得珍惜,佳人频频劝酒,祝愿长寿,柏叶和椒花散发着芬芳,映衬着翠绿的衣袖,在这醉乡深处,知己难求,只有与春天(东君)最为亲近和熟悉。

释义

这首曲通过描绘风雨后的自然景象和佳人的欢聚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两句,既描绘了雨后庭院的美景,又寓含了人生相逢不易,时光易逝的哲理。

赏析

这首曲以自然景象开篇,风雨交加的夜晚与清晨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随后通过“溅珠帘高卷莫轻遮”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庭院中的美景,同时寓含了不要轻易错过美好事物的哲理,下片则通过佳人的欢聚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美好时光的珍贵,整首曲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阿鲁威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作为一位蒙古族文人,阿鲁威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对诗词曲赋有着深厚的造诣,这首《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可能是他在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后,清晨漫步于庭院中,看到满地的落香和绽放的花朵,心中涌起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从而创作出的这首佳作,曲中的佳人欢聚场景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