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29)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宫词

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的意思及出处

唐·王建

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

空庭向晚无人迹,惟有幽禽自在鸣。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约生于768年,卒于835年左右,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贫寒,一生潦倒,早年曾寓居巴蜀,晚年退居咸阳郊野,以“宫词”著称,王建的诗作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善于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生活片段,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曲折地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他的宫词百首,在文学史上尤为著名,被誉为“宫词之祖”。

译文

宫殿的玉石台阶上,花朵的光彩与锦绣交相辉映,显得异常明亮;而那红色的宫门,却终日紧闭,鲜有人迹,空旷的庭院,到了傍晚时分更加寂静无声,只有那些幽居的鸟儿,自由自在地在枝头鸣叫。

释义

“玉砌花光锦绣明”描绘了宫殿的华丽与精致,用“玉砌”形容台阶的洁白如玉,“花光锦绣明”则展现了宫中花卉与锦绣装饰的璀璨夺目。“朱扉长日镇长扃”则通过红色宫门的长久关闭,暗示了宫中生活的孤寂与封闭。“空庭向晚无人迹,惟有幽禽自在鸣”进一步渲染了宫廷的冷清与自然的生机并存,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另一面——孤寂与冷清,前两句通过“玉砌”、“锦绣”等华丽词汇,展现了宫廷的奢华与精致,但紧接着的“朱扉长日镇长扃”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寂感,红色宫门的长久关闭,象征着宫中人的与世隔绝和内心的封闭,后两句则以“空庭”与“幽禽”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宫廷繁华的描绘,也有对宫廷孤寂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王建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加剧,宫廷生活也日趋腐朽与封闭,作为一位出身贫寒、对底层生活有着深刻体验的诗人,王建对宫廷生活的复杂情感有着独特的理解与感悟,他通过这首《宫词》,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另一面——孤寂与冷清,既表达了对宫廷繁华的赞叹,也流露出对宫廷生活封闭与压抑的同情与批判,这首诗不仅是对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王建个人情感与思想的深刻体现。

“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