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只向五千文字内,愿成金骨住仙乡。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29)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寻仙

只向五千文字内,愿成金骨住仙乡。的意思及出处

唐·吕岩

只向五千文字内,愿成金骨住仙乡。

白云深处无拘束,散诞逍遥得自长。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授以丹道,又遇火龙真人传以剑法,其后,游历江湖,行侠仗义,为民除害,并传说他“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吕洞宾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被尊为“剑祖剑仙”、“文曲星”、“吕祖师”等。

译文

我只愿沉浸在五千言的《道德经》中,期望能够修炼成金骨,居住在那仙人的故乡,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没有世俗的拘束,我可以自由自在地散淡逍遥,享受长久的生命。

释义

“只向五千文字内”指的是《道德经》,道家经典,相传为老子所作,共五千余言,是吕洞宾等道教徒修炼的重要典籍。“愿成金骨住仙乡”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愿望。“白云深处无拘束”描绘了仙人居住之地的自由与无拘无束。“散诞逍遥得自长”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由自在、长生不老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是吕洞宾表达其道教信仰和修炼理想的佳作,首句“只向五千文字内”直接点明了诗人修炼的依据和途径,即《道德经》,次句“愿成金骨住仙乡”则表达了诗人的修炼目标和理想境界,后两句“白云深处无拘束,散诞逍遥得自长”则通过描绘仙人居住之地的美好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修炼理想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道教色彩和神秘气息。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唐代道教的重要人物,其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和羽化登仙的理想,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修炼过程中,有感于《道德经》的深邃和神秘,以及自己对仙人生活的向往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吕洞宾表达了自己对道教信仰的坚定和对修炼理想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的繁荣和道教徒对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普遍向往。

“只向五千文字内,愿成金骨住仙乡。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