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结金冠子学梳蝉,碾玉蜻蜓缀鬓偏。的释义

6个月前 (03-29)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宫词

结金冠子学梳蝉,碾玉蜻蜓缀鬓偏。的释义

唐·花蕊夫人

红纱帐里透芳香,

金屋无人见泪痕。

结金冠子学梳蝉,

碾玉蜻蜓缀鬓偏。

作者简介

花蕊夫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君主孟昶的宠妃,费氏,青城(今四川都江堰)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于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花蕊夫人还有《述国亡诗》传世,诗中哀怨凄婉,流传甚广。

译文

红色的纱帐里透出阵阵芳香,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却无人看见那隐藏的泪痕,她戴着用金丝编织成的冠子,模仿蝉的形状梳理发髻,又将碾磨得如同玉石般精致的蜻蜓饰品,巧妙地别在鬓角一侧。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蕊夫人在深宫中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她的美貌与哀愁,首句“红纱帐里透芳香”描绘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精致;次句“金屋无人见泪痕”则透露出她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即便身处金碧辉煌的宫殿,也无人能理解她的哀愁,后两句“结金冠子学梳蝉,碾玉蜻蜓缀鬓偏”则进一步刻画了她的美貌与精致的生活细节,用金丝编织的冠子和碾玉而成的蜻蜓饰品,都体现了她在妆容打扮上的用心与讲究。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花蕊夫人在深宫中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红纱帐”、“金屋”、“金冠子”、“碾玉蜻蜓”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奢华而精致的宫廷氛围,通过“泪痕”的描写,又透露出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使得整首诗在华丽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的情感,花蕊夫人的宫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

创作背景

花蕊夫人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这是一个战乱频繁、政权更迭的时代,虽然花蕊夫人作为后蜀君主孟昶的宠妃,享受着奢华的宫廷生活,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在深宫中的生活细节,表达了花蕊夫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精致,以及女性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命运。

“结金冠子学梳蝉,碾玉蜻蜓缀鬓偏。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