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金殿香高初唤仗,数行鸳鹭各趋班。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29)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金殿香高初唤仗,数行鸳鹭各趋班。的意思及出处

唐·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带,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金殿香高初唤仗,数行鸳鹭各趋班。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至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至,唐代文学家、官员,字幼邻,河南洛阳人,天宝初年,以校书郎为单父尉,与李白、高适友善,有诗酬唱,后历任中书舍人、尚书右丞等职,以散文著称,与独孤及、梁肃等人友善,为古文运动先驱之一,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

译文

清晨,银色的烛光照亮了通往朝廷的漫长道路,禁城中的春色在晨曦中显得格外苍茫,柔弱的柳枝垂下,如同青色的丝带,百转千回的流莺围绕着宏伟的建章宫飞翔,官员们佩戴着剑和玉佩,脚步声在玉石铺就的台阶上回响,他们的衣冠上沾染了御炉中飘出的香气,当金殿中的香烟袅袅升起,初闻朝仗的呼唤,成行的朝臣们如同鸳鸯和鹭鸟一般,各自按照班次有序地走向朝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早朝时的庄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的肃穆与春天的生机,诗中“银烛朝天紫陌长”描绘了清晨朝臣们前往朝廷的场景,“禁城春色晓苍苍”则点出了春天的气息和宫廷的幽静。“千条弱柳垂青带,百啭流莺绕建章”以自然景物映衬出宫廷的华美,“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则直接描绘了朝臣们的仪态和宫廷的氛围。“金殿香高初唤仗,数行鸳鹭各趋班”则生动地表现了早朝时朝臣们按照班次有序进入朝堂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早朝的庄严与肃穆,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宫廷建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富有生机的氛围,诗人还通过对朝臣们仪态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官员的严谨与庄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有对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至在唐代担任官职期间,对早朝景象的生动描绘,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官员,贾至对宫廷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敬畏和尊重,也展现了对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庄重,以及朝臣们对国家的忠诚和敬业。

“金殿香高初唤仗,数行鸳鹭各趋班。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