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群臣舞蹈称觞处,雷动山呼万岁长。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29)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宫词

群臣舞蹈称觞处,雷动山呼万岁长。出自哪首诗?

宋·王珪

楼头日暖御炉香,

殿里风和御柳长。

群臣舞蹈称觞处,

雷动山呼万岁长。

作者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字禹玉,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祖籍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出生于舒州(今安徽潜山),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授扬州通判,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副相),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元丰六年(1083年)二月,进少保,元丰八年(1085年)九月,王珪去世,年六十七,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文辞温润典丽,有《华阳集》六十卷传世。

译文

宫楼沐浴着和煦的日光,御炉升腾起袅袅香烟,宫殿周围垂柳依依,在和风中轻轻摇曳,群臣们举杯欢庆,向皇帝敬酒祝寿,欢声雷动,山呼万岁之声久久回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庆祝皇帝寿辰的盛况,首句“楼头日暖御炉香”描绘了宫殿的温暖和庄严,御炉的香烟缭绕,象征着皇权的神圣和威严,次句“殿里风和御柳长”则通过描绘宫殿内的和风和垂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后两句“群臣舞蹈称觞处,雷动山呼万岁长”则直接描绘了群臣向皇帝敬酒祝寿的场景,欢声雷动,山呼万岁,表达了群臣对皇帝的尊敬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庆典的盛况,展现了皇权的神圣和威严,以及群臣对皇帝的尊敬和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整个场景栩栩如生,仿佛读者身临其境,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浓厚的宫廷文化气息,展现了宋代宫廷生活的繁华和典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珪在宋代宫廷中任职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作为一位身居高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王珪对宫廷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参加皇帝寿辰庆典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宋代宫廷生活的繁华和典雅,以及群臣对皇帝的尊敬和祝福,这首诗也反映了王珪对宫廷文化的热爱和推崇,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修养。

“群臣舞蹈称觞处,雷动山呼万岁长。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