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闲指紫霄峰下路,却归白鹿洞中天。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28)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游白鹿洞

闲指紫霄峰下路,却归白鹿洞中天。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渤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闲指紫霄峰下路,

却归白鹿洞中天。

作者简介

李渤,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濬之,洛阳人,他学识渊博,尤精《左氏春秋》,曾任江州刺史、虔州刺史等职,李渤不仅政绩显著,而且在文学和哲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已快过尽,

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无比。

闲暇时,我手指向紫霄峰下的道路,

却发现自己又回到了白鹿洞中那片仙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渤在白鹿洞中专心读书的情景,以及他对时间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首句“读书不觉已春深”表达了诗人沉浸在书海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次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则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后两句“闲指紫霄峰下路,却归白鹿洞中天”则通过描绘诗人手指山峰、回归洞中的动作,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读书的情景,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时间的珍惜,诗中的“紫霄峰”和“白鹿洞”作为自然美景的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既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又展现了自然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渤在白鹿洞读书期间,白鹿洞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一处风景秀丽、环境清幽的读书胜地,李渤在此读书期间,深感时间的宝贵和知识的无穷,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那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闲指紫霄峰下路,却归白鹿洞中天。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