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笑看双鬓知黄落,渴愿诸公奏治平。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病中思

笑看双鬓知黄落,渴愿诸公奏治平。出自哪首诗?

宋·陆游

病躯愁对汝南评,畏见春归柳未青。

笑看双鬓知黄落,渴愿诸公奏治平。

日月自明霜自降,山河无恙酒初醒。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前村水满汀。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病弱的身躯愁对着汝南的评议(指当时朝廷的政局),害怕看到春天到来而柳树还未抽青,笑着看自己双鬓已经斑白,内心渴望各位大臣能够奏报天下太平,日月自然明亮,霜雪自然降落,国家山河安然无恙,我从醉酒中刚刚醒来,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那时月光洒满前村的田野,水面也涨满了小洲。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在病中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联写自己因病愁对朝政,次联以自嘲的口吻笑看自己的衰老,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的渴望,三联写自然景象的恒常不变,暗喻国家应如日月般永恒,山河无恙,尾联则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

赏析

陆游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将自己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时局紧密相连,首联的“病躯”与“汝南评”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朝政的忧虑,次联的“笑看双鬓知黄落”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而“渴愿诸公奏治平”则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的深切期望,三联的日月、霜雪、山河等自然景象,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描绘,也是对国家稳定的象征,尾联则通过归隐田园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外患频仍,陆游虽心怀壮志,但屡遭排挤,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病中,他深感自己年华老去,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也充满了忧虑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愿望。

“笑看双鬓知黄落,渴愿诸公奏治平。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