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偷生视息非无为,欲报吾皇香火情。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杂诗

偷生视息非无为,欲报吾皇香火情。全诗是什么?

朝代:明代

作者:于谦

偷生视息非无为,欲报吾皇香火情。

老去功名空自惜,年来世事不胜惊。

疏林落日鸟投宿,沧海浮云舟自横。

赖有故人相慰藉,一樽还酹江月明。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后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被迫与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在天顺元年(1457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

译文

我苟且偷生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想要报答皇上对我的恩情,年老时对于未能实现的功名只能暗自惋惜,近年来世事纷扰让人不胜惊惧,稀疏的树林中落日余晖下鸟儿归巢栖息,苍茫的大海上浮云飘荡着小舟随意横陈,幸亏还有老朋友相互安慰,让我们举杯共饮,把这一杯美酒敬给江上的明月。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皇上的忠诚以及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慨,首联“偷生视息非无为,欲报吾皇香火情”直接点明主旨,表明自己虽然苟且偷生,但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想要报答皇上的恩情,颔联“老去功名空自惜,年来世事不胜惊”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未能实现功名的遗憾和对世事纷扰的惊惧,颈联“疏林落日鸟投宿,沧海浮云舟自横”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感受,尾联“赖有故人相慰藉,一樽还酹江月明”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老朋友的感激之情,以及举杯共饮、寄托情怀的豁达心境。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皇上的忠诚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偷生视息非无为”一句,既表现了作者的谦逊和低调,又暗示了他内心的坚定和执着,而“欲报吾皇香火情”则直接点明了作者对于皇上的忠诚和感恩之情,颈联的景物描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寓意深远,尾联则通过表达与老朋友的深厚情谊,展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于谦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波折和磨难,对于国家、皇上的忠诚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更为深刻,在明朝中期,政治环境复杂多变,作者可能也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困扰,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皇上的忠诚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偷生视息非无为,欲报吾皇香火情。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