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贞孝坟前四柿树,寒芒终夜烛南州。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贞孝坟前四柿树,寒芒终夜烛南州。上一句是什么?

贞孝坟前四柿树

朝代:清代

作者:屈大均

贞孝坟前四柿树,寒芒终夜烛南州。

秋来叶落如霜降,岁岁坟前哭白头。

作者简介

屈大均(1630年-1696年),初名绍隆,字介子,一字灵均,又字翁山、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屈大均一生著作丰富,其诗多抒发抗清复国之志。

译文

贞孝坟前有四棵柿子树,寒冷的芒草整夜照亮着南州,秋天到来时叶子如同霜降般凋零,每年坟前都有白头人哭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贞孝坟前有四棵柿子树作为标志,寒冷的芒草在夜晚发出微光,仿佛在为南州照亮,秋天叶子凋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每年坟前都有白头人哭泣,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思。

赏析

这首诗以贞孝坟前的四棵柿子树为引子,通过描绘寒芒、秋叶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诗人用“寒芒终夜烛南州”一句,既表现了芒草的坚韧不拔,又暗示了南州的孤寂和荒凉,而“秋来叶落如霜降”一句,则通过秋叶的凋零,进一步强化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岁岁坟前哭白头”一句,将诗人的哀思和怀念之情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感伤和无尽的哀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有关,屈大均一生历经坎坷,早年曾参与抗清斗争,后隐居不仕,在长期的漂泊和流离中,他可能对生命、亲情和死亡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秋天,面对贞孝坟前的柿子树和寒芒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哀思和怀念之情的诗作,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眷恋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贞孝坟前四柿树,寒芒终夜烛南州。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这首包含关键词“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初晴游沧浪亭》,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初晴游沧浪亭》宋·陆游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初晴草色绿新抽,细径幽深信步游。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山光悦鸟性,水色润禅心。有名闲富贵...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题溧阳金庭园》,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题溧阳金庭园》唐·李白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春风舞雩意,落日采薇居。作者及朝代: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