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红药当阶百媚生,幽窗相对共神清。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27)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红药当阶百媚生

红药当阶百媚生,幽窗相对共神清。出自哪首诗?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红药当阶百媚生,

幽窗相对共神清。

此情不语胜言语,

一任东风送晚晴。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抒情,真挚自然,多用白描手法,清新隽永,哀感顽艳,独具特色。

译文

红色的芍药花在台阶前盛开,展现出百种娇媚的姿态,

幽静的窗户前,我们相对而坐,心神宁静而清澈。

这份情感无需言语表达,却胜过千言万语,

就任凭东风轻轻吹拂,带来傍晚的晴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心爱之人(或友人)在幽静的环境中,面对盛开的红药(芍药花),共同享受宁静与美好的情景,首句“红药当阶百媚生”以花喻人,形容女子(或美好事物)的娇艳多姿;次句“幽窗相对共神清”则表达了双方心灵的契合与宁静,后两句进一步升华情感,强调无需多言,情感自然流露,且随着东风的吹拂,心情更加舒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通过红药花的娇艳与幽窗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氛围,诗人以花喻人,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寄托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诗中“此情不语胜言语”一句,更是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无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纳兰性德词作中特有的清新隽永、哀感顽艳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纳兰性德的个人情感经历有关,纳兰性德一生情感丰富,对爱情有着深刻的感悟,他笔下的诗词往往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宁静的春日午后,诗人与心爱之人(或友人)在花园中相对而坐,面对盛开的红药花,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与美好的诗篇。

“红药当阶百媚生,幽窗相对共神清。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