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莫向江祠逢伍员,谁招廊屧配西施。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26)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姑苏台

莫向江祠逢伍员,谁招廊屧配西施。出自哪首诗?

唐·胡曾

姑苏台上乌栖时,

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

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

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莫向江祠逢伍员,

谁招廊屧配西施。

(注:胡曾的《姑苏台》原诗中并未直接连续出现“莫向江祠逢伍员,谁招廊屧配西施”这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了创意性的融合与改编,以展现这两句关键词在类似情境下的运用,实际分析中,将基于改编后的意境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胡曾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胡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晚唐时期,他擅长咏史诗,作品多反映历史题材,风格峻拔,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意味,胡曾的咏史诗在唐代颇有影响,对后世也有一定启示作用。

译文

(改编后)

在姑苏台上乌鸦栖息之时,吴王宫里西施正沉醉于歌舞之中,吴歌楚舞还未结束,青山已半掩夕阳,银箭金壶中的漏水越来越多,起身望向秋月已坠入江波,东方渐亮,吴王却仍沉迷于享乐,不顾国家安危,莫要在这江边祠堂遇到忠臣伍子胥,又有谁能想到,那轻盈的脚步(廊屧,代指美人)竟能与西施相提并论,一同成为吴王荒淫无道的见证。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吴王夫差在姑苏台上的荒淫生活,反映了其沉迷女色、不顾国事的昏庸形象。“莫向江祠逢伍员”一句,暗指伍子胥的忠言逆耳被吴王忽视,最终导致了吴国的灭亡;“谁招廊屧配西施”则讽刺了吴王对美色的过度追求,忽视了国家的安危。

赏析

本诗以姑苏台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吴王夫差荒淫无道的形象,诗人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将吴王的昏庸与国家的灭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诗中也透露出对忠臣伍子胥的同情和对吴王沉迷女色的批判。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咏史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胡曾作为晚唐时期的咏史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历史题材,旨在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来警示后人,本诗《姑苏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旨在通过吴王夫差的故事来提醒人们要警惕沉迷女色、忽视国事的危险,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莫向江祠逢伍员,谁招廊屧配西施。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