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25)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诮山中叟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出自哪首诗?

唐·施肩吾

老人今年八十几,口中零落残牙齿。

天风吹雨入阑干,乌帽半偏云半湿。

自言家住在山头,一生不识市朝游。

从来只惯野田鹤,见貌何曾识凤流。

莫嫌憔悴苦辛多,蒿簪麦饭饱即歌。

溪头洗择闲供客,供客何曾得几朝。

门前路狭草木长,一家村舍如蜂房。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作者及朝代

作者:施肩吾,唐代诗人、道士,字希圣,号东斋,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元和十五年(820年)进士,后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南昌)修道,世称“施真人”,著有《西山集》十卷、《闲居诗》百余首传世。

作者简介

施肩吾生于唐代中期,自幼聪颖,博学多才,早年曾致力于科举,及第后却选择归隐山林,潜心修道与文学创作,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与隐居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道家思想色彩,他也是一位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和实践者,对后世道教发展有一定影响。

译文

老人家今年已经八十多岁,口中牙齿已经稀疏残缺,天风吹着雨水飘进栏杆,他戴着的乌帽被风吹得半偏,头发和衣服都被雨水打湿了一半,他自称家住在山头,一生都没有去过市井繁华之地,习惯了与田野间的鹤为伴,哪里懂得去识别那些风流人物呢?不要嫌弃他生活艰辛、面容憔悴,他戴着蒿草做的簪子,吃着粗茶淡饭,却常常歌唱,在溪边洗菜择菜,闲暇时便招待客人,但这样的日子又能持续多久呢?门前的小路狭窄,草木丛生,村舍密集如蜂房,任凭溪水溅湿了罗裙,他还以为是早晨行雨归来的仙女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山中老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洁品质,老人虽年事已高,生活简朴,但心态平和,乐在其中,最后一句“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老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山中老人的形象,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比老人与世人的不同生活方式,突出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尤其是最后一句,以富有想象力的场景,既展现了老人的纯真与幽默,又寓意深远,引人深思,整首诗充满了道家思想的气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创作背景

施肩吾在科举及第后,选择了归隐山林的道路,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通过观察身边的山中老人,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老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世俗的普遍心理。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