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25)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陌上桑

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的意思及出处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作者简介

乐府,原是汉代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的官署,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的诗篇也称为“乐府”,乐府诗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艺术上刚健清新,是中国诗史上宝贵的财富,由于乐府诗大多来自民间,作者姓名多不可考。

译文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名叫罗敷,罗敷喜欢养蚕采桑,经常到城南边采桑,她用青丝编成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枝做成篮子上的提钩,她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希望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了,拉车的五匹马停步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的姑娘,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姑娘,名叫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岁了。”太守请问罗敷:“愿意和我一起坐车吗?”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

“东方上千匹马跟在后头,我丈夫是那领头的,用什么识别我丈夫呢?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当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当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皮肤洁白,有一些胡子;他轻轻稳稳地迈着方步,从高官府邸里出来,座中数千人,都说我丈夫出色。”

“罗敷独自向东方走去,不屑模仿他人去做那太守。”

释义

这首诗通过叙述罗敷的美貌和品行,以及她拒绝太守的无理要求,展现了罗敷的坚贞、机智和自尊自爱的品质,也讽刺了太守的荒淫无耻和权贵们的丑恶行径。

赏析

《陌上桑》是一首叙事诗,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和细腻的心理刻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美心慧的秦罗敷形象,全诗情节逼真、语言华丽、形象生动,富有浓郁的民歌气息,罗敷的机智勇敢、坚贞不屈,以及她对太守的巧妙回击,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中通过描写众人对罗敷美貌的惊叹和太守的贪婪无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创作背景

《陌上桑》是汉代乐府诗中的名篇,创作于东汉时期,当时社会风气败坏,权贵们荒淫无耻,欺压百姓,诗人通过叙述罗敷的故事,旨在讽刺和揭露这些丑恶现象,同时歌颂了劳动妇女的美丽、机智和自尊自爱的品质,这首诗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