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坎离运行宽无成,金木有数秦晋合。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25)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坎离吟

坎离运行宽无成,金木有数秦晋合。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坎离运行宽无成,

金木有数秦晋合。

天地变迁皆有定,

人间万事莫强争。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邵雍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四方,后隐居洛阳,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人从游甚密,嘉祐年间及熙宁年间,先后被召至京师任官,皆不赴,邵雍根据《周易》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掺杂道教思想,虚构了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成为他的主要著作《皇极经世》的基本内容。

译文

坎离(指八卦中的坎卦和离卦,象征水火、阴阳)的运行宽广而没有固定的形态,

金(代表刚硬、坚固)木(代表生长、柔和)有定数,如同秦晋两国(古代联姻的典范)般和谐结合。

天地的变迁都有定数,

人间的万事万物不要强行去争斗。

释义

这首诗通过八卦中的坎离、金木等元素,表达了宇宙万物运行自有其规律,人事的成败得失也皆有定数,不应强求,坎离象征阴阳水火,金木则代表自然界的两种基本属性,秦晋合则比喻和谐与结合,整首诗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结果的哲学思想。

赏析

邵雍作为北宋时期的理学家,其诗作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这首诗通过八卦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性和人事的不可强求,首句“坎离运行宽无成”描绘了宇宙间阴阳水火运行的广阔无垠和不确定性,次句“金木有数秦晋合”则强调了自然界中万物相生相克、和谐共处的定数,后两句“天地变迁皆有定,人间万事莫强争”则直接点明了人事的成败得失皆有定数,不应强求的道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哲理深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邵雍一生致力于研究《周易》等经典,对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研究《周易》的过程中,对宇宙运行规律和人事成败得失的深刻感悟的结晶,通过八卦的意象,邵雍表达了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理解,同时也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结果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于人们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时保持平和的心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坎离运行宽无成,金木有数秦晋合。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