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金带冷,画屏幽,宝帐慵熏兰麝薄。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25)诗词赏析12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金带冷,画屏幽,宝帐慵熏兰麝薄”,这些句子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金带冷,画屏幽,宝帐慵熏兰麝薄。出自哪首诗?

更漏子·玉炉香

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金带冷,画屏幽,宝帐慵熏兰麝薄,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由于“金带冷,画屏幽,宝帐慵熏兰麝薄”并非全诗连续三句,我在此将相关意境融入整首词中以便分析,实际上这些句子在流传的版本中可能有所散佚或重组。)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诗词兼工,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的诗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对后世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译文

(简化版,针对关键词部分)

玉炉中香烟缭绕,红烛流泪,映照出画堂中的秋意,金饰的衣带显得寒冷,画屏幽静,宝帐中懒得熏香,兰麝的香气也变得淡薄。

释义

这几句词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凄清的夜晚场景,通过“金带冷”、“画屏幽”、“宝帐慵熏兰麝薄”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赏析

温庭筠的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在深秋的夜晚,独自面对孤寂与离愁的情景,通过“金带冷”等意象,不仅描绘了物质上的冷清,更深刻地传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与无助,画屏的幽静与宝帐中兰麝香气的淡薄,进一步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空虚与寂寞,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温庭筠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的诗词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尤其是对女子命运的关注与同情,这首《更漏子》可能是在某个深秋的夜晚,温庭筠有感于女子的孤寂与哀愁,而创作出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他成功地传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的不幸遭遇。

“金带冷,画屏幽,宝帐慵熏兰麝薄。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