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偿夙债。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24)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颂古五十五首·其一

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偿夙债。上一句是什么?

宋·释绍昙

了即业障本来空,

未了应须偿夙债。

各各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家瓦上霜。

作者简介

释绍昙,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人,生平事迹不详,但留有众多诗作,多为禅宗颂古之作,语言质朴而富含禅机,对后世禅宗思想有一定影响,他的诗作往往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来阐述禅宗深奥的哲理。

译文

一旦了悟,业障本来就是虚无的;

若未了悟,还需偿还前世的债务。

各自清扫自家门前的积雪,

不要去管别人屋顶上的霜雪。

释义

“了即业障本来空”意指一旦心灵得到解脱,认识到一切烦恼和业障都是虚幻不实的,它们本质上就是空的;“未了应须偿夙债”则是指如果尚未达到这种觉悟,就需要继续修行,偿还前世(或说过去生中)所积累的业债。“各各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则是比喻每个人应专注于自己的修行,不要干涉或评判他人的事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禅宗关于业障、觉悟和修行的深刻哲理,前两句通过对比“了悟”与“未了”的不同境界,强调了觉悟的重要性以及业障的虚幻性,后两句则以生动的比喻,告诫修行者要专注于自我提升,避免无谓的纷扰和干涉,整首诗既体现了禅宗的超脱精神,又蕴含了深刻的处世智慧。

创作背景

释绍昙生活在一个禅宗思想盛行的时代,他的诗作多是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阐发,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禅修场合,为了教导弟子或信徒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释绍昙希望传达给听众的是:真正的解脱在于内心的觉悟,而觉悟需要靠自己去实践、去体验;在修行的道路上,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不被外界所干扰,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引导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内心的平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偿夙债。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