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苦言不听甘将军,枉折将倾大厦栋。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23)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挽宁宗皇帝词五首·其四

苦言不听甘将军,枉折将倾大厦栋。下一句是什么?

宋·刘克庄

苦言不听甘将军,枉折将倾大厦栋。

玉座尘飞弓剑远,铜驼泪咽鼓钟动。

中兴天子要人才,当世儒生有文用。

谁遣孤臣老海滨,空余泪洒龙髯送。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次被罢黜,但他学识渊博,文辞精粹,诗、词、文皆有成就,是南宋后期最重要的文坛领袖之一,他的作品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反映社会现实,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温婉细腻之篇。

译文

甘将军的忠言苦谏没有被采纳,他枉自牺牲,如同支撑将倾大厦的栋梁被折断,皇帝的宝座上尘土飞扬,弓剑已远,象征着皇权的衰落;铜驼在哭泣,鼓钟声声悲咽,国家陷入动荡,中兴的皇帝需要人才来辅佐,当世的儒生也有治国安邦的文才,可是,是谁让我这个孤臣老死海滨,只能空余泪水洒落在皇帝灵柩前的龙须上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甘将军的忠言不被采纳,以及皇帝驾崩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才的渴望,诗中“苦言不听甘将军”一句,暗指朝廷对忠臣良言的忽视;“枉折将倾大厦栋”则形象地描绘了国家危亡之际,忠臣如同支撑大厦的栋梁般被折断的悲剧,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中兴无望、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语言凝练而富有力量,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国家危亡、人才埋没的悲剧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才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为挽宁宗皇帝而作,宁宗时期,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国力衰微,外有强敌侵扰,内有奸臣当道,诗人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宁宗皇帝的哀悼之情,也抒发了对国家危亡、人才埋没的悲愤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中兴无望、自己报国无门的无奈和悲凉。

“苦言不听甘将军,枉折将倾大厦栋。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