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更传一将躄甘辉,曾向敌国诛老虎。的解释

6个月前 (03-23)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征行

更传一将躄甘辉,曾向敌国诛老虎。的解释

明·郑成功

风卷旌旗战鼓催,

雄师十万斩敌回。

更传一将躄甘辉,

曾向敌国诛老虎。

作者及朝代

作者:郑成功(1624年-1662年),原名森,字大木,号明俨、大木、延平王,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朝末年名将、民族英雄,南明抗清名将,南明永历帝册封其为延平郡王。

朝代:明朝(南明)

作者简介

郑成功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抗清复明的事业,并在收复台湾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武艺高强,在明朝灭亡后,他坚持抗清斗争,多次击败清军,保卫了东南沿海的安全,他还积极筹备收复台湾,最终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译文

风吹动旌旗,战鼓声声催促,

雄壮的军队十万之众,斩敌而归。

又传来消息,一员大将甘辉受伤(躄,指脚有毛病,此处引申为受伤),

他曾深入敌国,诛杀了敌方的猛将(老虎,比喻勇猛之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郑成功率领军队出征,战胜敌人并凯旋而归的壮丽场景。“风卷旌旗战鼓催”描绘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和军队的士气高昂;“雄师十万斩敌回”则突出了军队的规模和胜利的成果;“更传一将躄甘辉”引出了甘辉这位英勇的将领,他在战斗中受伤,但英勇无畏;“曾向敌国诛老虎”则进一步赞美了甘辉的勇猛和战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郑成功及其军队在抗清斗争中的英勇形象,通过“风卷旌旗”、“战鼓催”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氛围;而“雄师十万斩敌回”则展现了军队的磅礴气势和胜利的成果,诗人还巧妙地通过甘辉这一具体人物,突出了军队的英勇和战功,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成功率领军队进行抗清斗争或收复台湾的某个时期,当时,郑成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仍然坚定地领导着军队进行战斗,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军队的英勇形象和甘辉的战功,来激励士气,鼓舞人心,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成功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为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更传一将躄甘辉,曾向敌国诛老虎。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