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青帘沽酒烟中市,银甲调筝水上楼。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23)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青溪言事

青帘沽酒烟中市,银甲调筝水上楼。下一句是什么?

唐·王昌龄

茅檐寂寂水潺潺,篱外青帘沽酒烟中市。

银甲调筝水上楼,声声慢送远行舟。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佞臣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著称,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昌龄集》等。

译文

茅屋寂静,溪水潺潺流淌,篱笆墙外青色酒帘随风招展,烟雾缭绕的集市中有酒家沽酒,在水上楼阁中,有人用银甲弹奏古筝,那声声慢曲,仿佛在送别远去的行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画面,首句“茅檐寂寂水潺潺”以茅屋和流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次句“篱外青帘沽酒烟中市”则通过青色的酒帘和烟雾缭绕的集市,点出了乡村的市井生活,后两句“银甲调筝水上楼,声声慢送远行舟”则通过古筝声和远行的舟船,将画面从静态推向动态,增添了诗意和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市井的喧嚣,以及人们生活中的闲适与离别之情,首句“茅檐寂寂水潺潺”以静写动,通过茅屋和流水的对比,突出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次句“篱外青帘沽酒烟中市”则通过青色的酒帘和烟雾缭绕的集市,展现了乡村的市井生活和人们的闲适心态,后两句“银甲调筝水上楼,声声慢送远行舟”则通过古筝声和远行的舟船,将画面从静态推向动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游历青溪时所作,青溪位于今湖南省境内,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王昌龄在游历过程中,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青溪风光的诗歌,诗中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青帘沽酒烟中市,银甲调筝水上楼。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四时各有花堪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