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知君暇日寻猿鸟,閒上灵峰第几层。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22)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寻陆鸿渐不遇

知君暇日寻猿鸟,閒上灵峰第几层。的意思及出处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附加句

知君暇日寻猿鸟,闲上灵峰第几层。

(注: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根据题目要求,将其融入解析中。)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信奉佛教,后出家为僧,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颇高,风格清丽闲淡,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与韦应物、孟郊、刘禹锡等人有唱和,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但是到了秋天也没有开花。

敲门后未曾听到一声犬吠,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的时候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附加句译文):

我知道你闲暇时会去寻找猿鸟为伴,悠闲地登上灵峰的哪一层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寻找友人陆鸿渐(即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家、文学家,号鸿渐)不遇的情景,展现了陆羽隐居生活的清幽与闲适,附加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陆羽闲逸生活的向往和猜测。

赏析

这首诗以寻友不遇为线索,通过描绘友人居住环境的幽静和自然,以及诗人寻访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联写友人迁居城郭之旁,却与尘世隔绝;颔联写友人篱边种菊,却未开花,暗示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品格;颈联写诗人敲门无犬吠,欲问西家,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尾联则通过邻人的回答,点出友人归时日斜,进一步突出了其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附加句则通过想象友人闲暇时寻猿鸟、上灵峰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诗人对友人隐逸生活的描绘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与陆羽之间的友谊有关,陆羽作为唐代著名的茶学家和文学家,其生活态度和作品都深受皎然的赞赏,皎然在寻访陆羽不遇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其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然、向往隐逸生活的普遍心态。

“知君暇日寻猿鸟,閒上灵峰第几层。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