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翰墨初通文苑职,弦歌聊嗣武城人。的释义

6个月前 (03-22)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二

翰墨初通文苑职,弦歌聊嗣武城人。的释义

唐·李白

东平与南平,今古两步兵。

素业承先志,清词媲古风。

翰墨初通文苑职,弦歌聊嗣武城人。

轻舟去何远,直到沧海云。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擅长多种诗歌体裁,尤其擅长绝句和古体诗,其诗作想象丰富,语言瑰丽,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东平与南平,两地都出过步兵校尉(此处借指文人雅士)。

你继承了先辈的儒雅事业,你的诗文清新脱俗,堪比古人。

你刚刚掌握了书写文章的技巧,在文坛上初露锋芒;

又以弦歌教化百姓,继承了武城(今山东费县西南)孔子的遗风。

你乘坐的小舟将要去往多远的地方呢?

一直航行到沧海之云,追求着更高的理想。

释义

这首诗是李白赠给其从弟李之遥的,李之遥时任南平太守,诗中赞美了李之遥既继承了家族的文化传统,又在地方上推行教化,深受百姓爱戴,也表达了对李之遥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东平与南平,今古两步兵”开篇,既点明了地点,又巧妙地用“步兵”一词暗喻文人雅士,为全诗奠定了文雅而又不失豪迈的基调。“素业承先志,清词媲古风”两句,高度赞扬了李之遥的学识和文采,而“翰墨初通文苑职,弦歌聊嗣武城人”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李之遥在文坛上的成就和在地方治理上的贡献,展现了其文武双全的形象,最后两句“轻舟去何远,直到沧海云”,则寓含了对李之遥未来无限可能的期许。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内容来看,应是李白在其从弟李之遥就任南平太守之后所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结交广泛,对亲朋好友的升迁和成就总是满怀喜悦和祝福,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推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家族、对朋友、对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翰墨初通文苑职,弦歌聊嗣武城人。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