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嘶风重诉牵盐耻,伯乐何妨转眼看。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3-21)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骐骥长嘶

嘶风重诉牵盐耻,伯乐何妨转眼看。全诗是什么?

唐·李群玉

嘶风重诉牵盐耻,伯乐何妨转眼看。

千里追风真骥子,不随凡马度阴山。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贞元末至唐文宗开成初之间,他性情淡泊,一生未仕,喜欢吟咏,诗名颇著,他的诗以描写山水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被后人誉为“晚唐才子”。

译文

骏马在风中长嘶,仿佛在诉说着当年被当作运盐苦役的耻辱;伯乐啊,你为何不能转眼看看这匹千里马呢?我(这匹马)是真正的千里追风良驹,绝不会随同那些凡马一起度过阴山。

释义

“嘶风重诉牵盐耻”描绘了骏马在风中长嘶,似乎在向世人倾诉它曾经被当作运盐苦役的屈辱历史。“伯乐何妨转眼看”则是对伯乐(识别千里马的专家)的呼唤,希望他能慧眼识珠,发现这匹被埋没的千里马。“千里追风真骥子,不随凡马度阴山”则进一步强调了骏马的不凡,它有着千里追风的速度和勇气,绝不会与普通的马匹一起度过艰难险阻。

赏析

这首诗以骏马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不被赏识的愤懑,首句“嘶风重诉牵盐耻”以骏马长嘶开篇,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既描绘了骏马的形象,又暗示了诗人的遭遇,次句“伯乐何妨转眼看”则是对世人的呼唤,希望有人能像伯乐一样识别自己的才华,后两句“千里追风真骥子,不随凡马度阴山”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自信和傲骨,他坚信自己是真正的千里马,绝不会与凡马为伍。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傲骨,又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无奈,通过骏马的形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心声,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遭遇有关,李群玉一生未仕,虽然才华横溢,但并未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他或许在仕途上遭遇过挫折和打击,因此借骏马自喻,表达了自己对才华被埋没的愤懑和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存在的问题,即伯乐难寻、千里马常被埋没的现象,通过这首诗,诗人既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也寄托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嘶风重诉牵盐耻,伯乐何妨转眼看。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