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藤垂宛地萦珠履,泉迸侵阶浸绿钱。的解释

7个月前 (03-20)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藤垂宛地萦珠履,泉迸侵阶浸绿钱。的解释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藤垂宛地萦珠履,泉迸侵阶浸绿钱。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善于锤炼字句,以刻画幽微深邃的意境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晚唐五代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备受推崇。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栖宿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敲着山门,走过桥去那边红树绿叶正浓,把移开的石块放回原处,仿佛拨动着云根,藤蔓从高处垂下来,好像缠绕着珠履,泉水从石缝中迸出,浸湿了阶上的青苔,就像浸湿了绿色的铜钱,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友人李凝幽居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幽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藤垂宛地萦珠履,泉迸侵阶浸绿钱”两句,以藤蔓低垂、泉水迸溅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幽居环境的自然之美,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赏析

这两句诗是全诗中的精华之一,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幽居环境的静谧与和谐,藤蔓低垂,如同缠绕着珠履,既表现了藤蔓的柔美与生命力,又暗示了幽居环境的幽静与雅致,泉水从石缝中迸出,浸湿了阶上的青苔,仿佛绿色的铜钱被水浸湿,既描绘了泉水的清澈与活力,又增添了幽居环境的清新与生机,这两句诗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访问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当时,贾岛正处于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境地,对幽静闲适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在访问李凝的幽居时,他被这里清幽雅致的环境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贾岛不仅表达了对幽居生活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藤垂宛地萦珠履,泉迸侵阶浸绿钱。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