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长夜应怜桀何罪,告成合笑禹无功。的释义

7个月前 (03-19)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杂诗

长夜应怜桀何罪,告成合笑禹无功。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长夜应怜桀何罪,告成合笑禹无功。

悠悠万事皆堪叹,莫向东风怨落红。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留学日本,深受西方思想影响,主张维新变法,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融合古今,既有传统诗词的韵味,又吸收了西方文学的元素,被誉为“诗界革命”的巨擘,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译文

漫长的黑夜中,人们或许应该怜悯夏桀有何罪过,大禹治水成功却似乎也应嘲笑他并无真正的功绩,世间悠悠万事皆令人感叹不已,莫要向东风埋怨那凋零的落花。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首句“长夜应怜桀何罪”中的“长夜”象征着黑暗的时代,而“桀”作为古代暴君的代表,这里却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何罪”,暗示即便如桀这样的暴君,在历史的洪流中也可能有其无奈和悲哀,次句“告成合笑禹无功”则以大禹治水的成功为例,却用“合笑”和“无功”来反讽,指出即便是伟大的功绩,在历史的评判中也可能被轻视或忽视,后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无奈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黄遵宪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见解,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历史评判的质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两句以夏桀和大禹为例,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讽刺,暗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将个人的感慨融入到对世事无常的普遍认识中,表现出诗人深沉的忧思和广阔的胸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清时期,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黄遵宪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命运的危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黄遵宪作为一位诗人的敏感和才情,他善于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灵感,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长夜应怜桀何罪,告成合笑禹无功。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