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去年河上送行人,万里弓旌一武臣。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3-19)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送武臣

去年河上送行人,万里弓旌一武臣。出自哪首诗?

宋·杨万里

去年河上送行人,万里弓旌一武臣。

旌节去程江树绿,弓刀归路塞垣春。

平戎自可当方面,折柳何须问水滨。

莫遣功名成后事,且将诗酒醉前尘。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生动,自成一派,对后世影响颇大。

译文

去年在河边送别了一位即将远行的武臣,他手持弓箭,身佩旌旗,即将踏上万里征途,他离开的时候,江边的树木还是翠绿的;归来的时候,已是塞外春色满园,平定外敌自然可以担当一方重任,又何须在河边折柳送别呢?不要让功名成为日后的事情,暂且用诗酒来沉醉于眼前的美好时光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送别武臣的场景,表达了对武臣的期望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万里弓旌一武臣”形象地描绘了武臣的英勇形象,“旌节去程江树绿,弓刀归路塞垣春”则通过对比武臣出征与归来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的艰辛与胜利的喜悦,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武臣的劝勉,希望他能珍惜当下,享受人生。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但并未局限于离别的哀愁,而是通过对武臣形象的描绘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诗中“万里弓旌”与“江树绿”、“塞垣春”等自然景象的交融,使得诗歌既有雄浑的气势,又不失细腻的情感,诗人通过“莫遣功名成后事,且将诗酒醉前尘”的劝勉,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送别某位即将远赴边疆的武臣之时,南宋时期,边疆战事频繁,许多武臣被派往边疆戍守或征战,杨万里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大事、热爱人民的诗人,对武臣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深感敬佩,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祝福,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去年河上送行人,万里弓旌一武臣。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