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也无棱郭也无神,露洗还同铸出新。的释义

7个月前 (03-19)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铜壶滴漏初尽

也无棱郭也无神,露洗还同铸出新。的释义

唐·徐夤

漏滴铜壶且莫催,

夜长星斗自徘徊。

也无棱郭也无神,

露洗还同铸出新。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徐夤,字昭梦,唐代文学家、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咏史诗和抒情诗,徐夤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文学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铜壶中的漏滴请不要催促时光流逝,

夜晚漫长,星斗在天空中自行徘徊。

(这铜壶)既无棱角也无神采,

经过露水的洗涤,仿佛新铸出来的一般。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铜壶滴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首句“漏滴铜壶且莫催”表达了诗人希望时间能慢些流逝,留住这宁静的夜晚;次句“夜长星斗自徘徊”则描绘了夜晚星空的美丽和宁静;后两句“也无棱郭也无神,露洗还同铸出新”则通过对铜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时间的淡然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铜壶滴漏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首句“漏滴铜壶且莫催”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留恋和不舍;次句“夜长星斗自徘徊”则通过描绘星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后两句则通过对铜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时间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铜壶滴漏作为古代计时工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诗人通过描绘铜壶滴漏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徐夤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个人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也无棱郭也无神,露洗还同铸出新。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